期刊名称:中医药文化
创办日期:1984
主管部门:上海市教委
主办单位:上海中医药大学、中华中医药学会
刊期:双月刊
电话:021-51322295
E-mail:zyywh@126.com
国内刊号(CN):31-1971/R
国际刊号(ISSN):1673-6281 

编辑部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811室


中医学与传统文化

  • 易之于医 宁有二哉——简论《周易》对《黄帝内经》的影响

    赵振国;

   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:一、《易经》何以影响《内经》?其原因有三:①两者成书年代相近,学术思想上的互相渗透、互相影响,是十分可能的;②两者的理论依据一致,均建筑在古天文学、古气象学、古代朴素唯物论、辩证法的基础上;③论理的需要,两者要解决的问题,异常复杂多变,都需要有缜密的论理工具。八卦、六十四卦,都是思维模式,既是形式逻辑系统,又是辩证逻辑系统,是世上万物间的一套"共同语"。《易经》影响《内经》,充分反映古代思维方式与哲学思想科学的结合。二、《易经》是如何影响《内经》的?本段分四个方面,①《易经》的太极(阴阳)理论与《内经》的阴阳学说;②《易经》的八卦与《内经》的取类比象;③《易经》的六十四卦与《内经》的辨证施治;④《易经》的"中和"思想与《内经》的"以平为期"。

    1993年03期 1-5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23K]
    [下载次数:123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72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美酒佳话

    星桥;

    <正> 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。杜康是夏朝人,一天杜康牧羊时遇到大雨,他把作为干粮的竹筒装的米饭丢在了树上,几天以后,当杜康找到这个竹筒时,发现竹筒里的米饭和饭汁气味芳香,香甜可口。杜康研究了米饭发酵变香的自然现象,终于酿制出了甜酒,名为"醴醺"。当时逆臣寒浞振兵追捕杜康,杜康逃到河南牛头山下伊水河边一个叫"皇得地"的村庄定居下来。村东南有个白猿洞,洞里的猿猴常把吃剩的瓜果藏在洞里,发酵之后,芬香馥郁,人们饮其汁,味香宜人。杜康悟出了酿造果酒的道理,开了"杜康酒

    1993年03期 6-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57K]
    [下载次数:52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60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试谈《诗经》中古代早期医药内容

    沙涛;刘维庆;

    <正> 《诗经》相传由春秋时代孔子汇编,汇有诗歌305篇,记录了由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,大约500年的历史年代,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,也较广泛地记录了阴阳、五行、脏腑、疾病、药物、治疗、保健等医学内容。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的一些雏形医药内容。

    1993年03期 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52K]
    [下载次数:178 ] |[引用频次:3 ] |[阅读次数:6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《镜花缘》与中医药

    陈敏;

    <正> 《镜花缘》为清·李汝珍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。李汝珍,字松石,直隶大兴(今北京大兴县)人,约生于1763年,死于1830年左右。其所著的《镜花缘》一书,"形杂质清,寓庄于谐,想像奇特,轻松幽默的格调,为雅俗所共赏,影响已越出国界,被译成英、法、德、俄、日等多种文字。"前苏联学者费施曼称《镜花缘》是"熔幻想小说、历史小说、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巨著。"书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中医药学内容,对普及推广祖国医学,作了很大贡献。

    1993年03期 10-1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87K]
    [下载次数:133 ] |[引用频次:1 ] |[阅读次数:6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学术争鸣

  • 《明代名人传》中的“李时珍”条目质疑

    吴佐忻;

    <正>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6年出版的英文版《明代名人传》(Dictionary ofMing Biography,1368—1644;ed.by L.CarringtonGoodrich andChaoying Fang.N.Y.,Columbia Univ.Pr;,1976.2V.),在第859页至第865页上,收有"李时珍"条目。这则条目,是近年来所见到的国外同类作品中内容较为详实的一篇。《明代名人传》在国外汉学界有较大的影响,由美国明史专家、哥伦比亚大学迪安·伦格讲座中文名誉教授傅路特和哥伦比亚大学《中国历史研究》顾问委员会委员房兆楹主

    1993年03期 14-15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79K]
    [下载次数:39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7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设疑有理 辨析有据——《素问校注语译》注释方面的几个问题

    许学东;

    <正> 读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》(为郭霭春主编,以下简称《校注》),觉得它的注释虽然不乏新颖见解,但是欠妥之处亦复不少。兹就比较明显突出的问题,赘举如下。(一)误彼作此。例如:《藏气法时论》:"肝病者,平旦慧,下晡甚,夜半静。"注:"慧,作痊愈解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慧,瘉也。’瘉与愈同。""愈"本为"好"义,而"好"有差等,不能一律视为"痊愈"。《广雅疏证》引郭璞云:"慧、僚,皆意精明也。"所谓"意精明",指精神清爽,是病见轻之意。《素问》"慧"与"甚"对举,

    1993年03期 16-1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0K]
    [下载次数:31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66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“肠痈”应作“肺痈”解

    王敾;

    <正> "初,军吏李成苦咳,昼夜不寐。佗以为肠痈,与散二钱,服之即吐二升浓血,于此渐愈。"出自《华佗传》原文。文中"肠痈"两字千百年来多无异议,历年高等中医院校《医古文》教材亦延用"肠痈"之说。本人认为:"肠痈"应作"肺痈"解,方与上下文意吻合。"军吏李成苦咳,昼夜不寐。"寐:有卧,入睡之义。原文翻译成白话文是:军吏李成患咳嗽病,日夜不能睡。"这已明确,李成患的是咳嗽病(而不是肠痈),可能由于剧烈咳嗽,还会伴有胸满作痛、气急等症而致日夜连睡觉也不能,联系下文,"与散二钱,服之即吐二升浓

    1993年03期 1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6K]
    [下载次数:56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30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析疑解惑

  • 《内经》析疑点滴

    罗建华;

    <正> 《内经》距今年代久远,其文字高古艰深而又简约。成书以后,辗转相传,难免舛错。且因年移代革,字义几经变迁,故令后人难辨疑似而多生其误。笔者研读《内经》时,常反复细揣其意,穷究其源。偶见字、义存有疑处,则精勤问典,日久稍有所得。今缘篇幅所限,仅举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篇》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个人管见,不当之处,敬请明者高鉴。一、该篇原文载:"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,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……",文中的"精阳气"三字,余认为提法欠妥。精阳气究为何指?是指精气焉?阳气焉?抑或二者共指?读来既觉费解,

    1993年03期 1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4K]
    [下载次数:35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4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祝由与祝由科

    贾延利;

    <正> "祝由"与"祝由科"是两个不同的词语,其意义大不相同,但古今学者大都误释,为此特予以辨正。"祝由"一词出自《素问·移精变气论》,云:"黄帝问曰:余闻古之治病,惟其移精变气,可祝由而已。"王冰注:"祝说病由,不劳针石而已。"后代医家大多依从王冰的注释,如:马莳注:"祝由者,祝其病所由来,以告于神也。"目前影响较大的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《黄帝内经素问译释》及《简明中医字典》等各种工具书都众口一词,认为是"祝说病由"。

    1993年03期 20-2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81K]
    [下载次数:248 ] |[引用频次:2 ] |[阅读次数:56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魄门辨析

    陈国清;韩玉琴;

    <正> 魄门一词,首见于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,历代注家多释为肛门。笔者认为,此释有误,依经文之义,魄门当包括肛门和尿道口两个排泄糟粕之门。原文现抄录如下:"夫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,此五者,天气之所生也,其气象天,故泻而不藏,此受五脏浊气,名曰传化之腑,此不能久留,输泻者也。魄门亦为五脏使,水谷不得久藏"。经文记述的五脏,胃、大肠、小肠三者属消化道,其排泄糟粕无疑要通过肛门;而三焦和膀胱则不然,二者属泌尿道(《素问、灵兰秘典

    1993年03期 2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3K]
    [下载次数:6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49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《伤寒论》脉阴阳含义浅析

    董正华;

    <正> 阴阳这一对概念在《伤寒论》中运用非常灵活,含义也十分广泛。其中,张仲景常用阴阳来归纳或说明各种脉象,称为脉阴阳。在《伤寒论》诸篇中,论及脉阴阳者约有二十余条、四十余处。本文归纳《伤寒论》脉阴阳的含义有三种;1.作为辨脉之总纲,将复杂的脉象区分为阴脉阳脉两大类;2.以寸口三部分阴阳,寸部所得之脉为阳脉,尺部所得之脉为阴脉;3.以脉搏显现部位浅深分阴阳,浮取为阳脉,沉取为阴脉。

    1993年03期 22-2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3K]
    [下载次数:122 ] |[引用频次:3 ] |[阅读次数:77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《素问》失其“所”刍言

    陈钢;

    <正> 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"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。"其中"所"字,诸家大多解为场所。即使五版教材《内经讲义》亦然。也有解为规律的。如石冠卿等《黄帝内经素问选注》:"所,指规律而言。"而《素问注释汇粹》等融会二说:"所,处所或场所。失其所,即指人体阳气运行规律失常。"然"所"作规律解,缺乏文字依据。讲成场所,又与中医理论不太贴切。

    1993年03期 2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4K]
    [下载次数:49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62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备课札记

  • 医古文备课札记

    张如青;

    <正> 1.疾病伤病《秦医缓和》:"公疾病,求医于秦。"按"疾病"二字,析而言之,"疾,病也","病,疾加也"(《说文·广部》)。故后世以轻者为疾,重者为病。浑而言之,有两种情况:①"疾病"是同义搭配的复音词,与今义无异。如《医师章》:"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。"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:"余欲针除其疾病。"②"疾病"表示病重或病加重。医缓之事选自《左传》成公十年五月,在前成公十年四月中已提到""晋侯有疾",经过一段时间,病情有所发展,而言"公疾病",乃顺理成章之事。

    1993年03期 24-2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62K]
    [下载次数:55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56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试卷与答案

  • 华东区1993年(上)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医古文试卷

    <正>~~

    1993年03期 28-3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86K]
    [下载次数:12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1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上期试卷参考答案

    <正> 一、(一)①H②O③N④L⑤C⑥T⑦S⑧R⑨B⑩Q(二)1E 2B 3D 4B 5D二、1大 2不通利 3原来(是) 4仰慕 5胡作妄为 6于是 7所依靠的 8三坟五典,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 9不能10尚且 11鼻子 12失误 13许可 14说坏话 15途径 16救世济民 17自身18只是 19同"瘥",病愈 20通"决",疏导21用红色书写 22按次序排列 23使……

    1993年03期 3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9K]
    [下载次数:11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5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养生肤语

  • 读画疗养

    朱伟常;

    <正> 病中读画,有益心身,可助疗养。唐诗人王维,工画山水,晚年隐居于辋口的蓝田别墅,曾作辋川图,著称于世。苏东坡赞王维的诗画说:"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"盖指辋川诗画而言。"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,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"这首千

    1993年03期 3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1K]
    [下载次数:22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51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一本较实用的保健强身参考书——《饮膳正要》的养生原则

    吴月琴;

    养生,除了虚邪有避,饮食有节,动静有常之外,还要懂得"悠闲"二字。悠闲,不是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之谓,而是处事从容,静观有得,大似"拈花有悟"之心态。古人于此,为我们留下不少精神遗产。诸如,诗以言志,画以畅神,书以怡情,金石思幽。自古以来,这些宝贵遗产与中医防病、治病就有着密切的联系,理当予以开掘。为此,本刊特辟养生肤语专栏,以娱读者。

    1993年03期 34-35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5K]
    [下载次数:91 ] |[引用频次:1 ] |[阅读次数:70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本草发微

  • 张山雷《本草正义》评注(五)

    叶显纯;

    <正> 辽参《本经》:人参,味甘,微寒。主补五藏,安精神,定魂魄,止惊悸,除邪气,明目,开心益智。[正义]辽参产于辽沈,即奉天、吉林等处,地属北方阴寒之域,且其秉性背阳而向阴,气味皆清,色淡黄或白,故禀阴凝之气而微寒,功能养阴而清虚火,今用之于阴虚有火,及吐衄失血后之宜于清养,或汗家、失精家阴液耗损、虚阳偏炽者,甚有效验。证以《本草经》之所谓人参味甘微寒者,气味甚合,故

    1993年03期 36-3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39K]
    [下载次数:83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6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宋代的药用香料

    杨师群;

    <正> 宋人在生活中已大量使用各种香料,尤其官僚贵族的薰香风气日盛,而其中许多香料又可入药。由于中国产香料只在广南部分地区,主要是海南岛,所以大量的香料需要从东南亚各国,乃至印度,阿拉伯诸国进口。好在当时的海外贸易已相当发达,东南各港口进口的香料,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大中城市,以供贵族和一般市民的消费。

    1993年03期 3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55K]
    [下载次数:210 ] |[引用频次:1 ] |[阅读次数:6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基础知识

  • 名词用作动词试析

    刘光耀;

    <正> 在古代汉语中,词类活用是较为普遍的现象。其中,名词活用最为多见,且又包含多种类型。不过,若从大的方面划分,名词活用包括名词作状语和名词用作动词两类。而名词用作动词尤为复杂,也可分为多种类型。可是,若从活用的层次上看,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只有两类,即一重活用和二重活用。

    1993年03期 40-4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7K]
    [下载次数:51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44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为代词“其”补释一义

    叶万芳;

    <正> 古汉语中,指代人的代词"其",归纳一下工具书的系统解释和有关的零散注解,共有"他(的)"、"你(的)"、"我(的)"三个义项。然而笔者注意到,这一"其"字的词义并非仅仅局限在"你"、"我"、"他"之内,以《医古文》教材所收的先秦24篇课文为例,即有下列各句中的"其"字须另行做出解释:

    1993年03期 4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34K]
    [下载次数:54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71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辑览

  • 医文相融 知趣相合 《医古文知识》国内独此一家

    <正> 您要了解中医文献,请看《医古文知识》;您要了解中医药文化,请订《医古文知识》。《医古文知识》使您知医达文长知识。《医古文知识》是中国中医古文界唯一公开出版、国内外发行的刊物,融中医学术和传统文化于一体,内容深入浅出,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,版式新颖,雅俗共赏。设有传统文化与中医、茶文化、酒文化、经典探讨、古医籍字词句析疑、医史文献、古文选注、养生肤语(中医与艺术、气功及食疗)等,还有帮助自学及晋升考试的医古文试卷选登。

    1993年03期 4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5K]
    [下载次数:38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4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下载本期数据

访问量:1989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