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名称:中医药文化
创办日期:1984
主管部门:上海市教委
主办单位:上海中医药大学、中华中医药学会
刊期:双月刊
电话:021-51322295
E-mail:zyywh@126.com
国内刊号(CN):31-1971/R
国际刊号(ISSN):1673-6281 

编辑部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811室


人文探究

  • 唐代涉医判文与社会医事

    王思璀;程伟;

    在以往的中国古代医事活动研究中,学人多着意于挖掘政府在医政机构设置、医药法规制定等方面的进步与成就,对实际社会医事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、冲突关注相对较少。而这些问题却是真实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,医学整体发展情况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唐代的涉医判文既记载了当时与医事相关之争端的司法裁决结果,又反映出其书写者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。自《全唐文》中辑录出与医事相关的判文62条,并根据这些判文的主题与内容将其进行分类讨论,从药材流通、医患关系、诈病推脱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唐代社会医事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。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4-1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358K]
    [下载次数:197 ] |[引用频次:1 ] |[阅读次数:6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香囊的社会文化史——基于“礼制”与“民俗”视角的考察

    崔军锋;张建新;

    香囊作为一种极具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表现特色的物品,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历史风情。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从外在形制、材料到内在的蕴涵、象征,逐渐由简至繁。研究发现,香囊形制多样,制作材料丰富,从布帛到金银不等;其因内含物品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用,内置药物、香料等可做治病、熏香、辟邪之用。作为礼制之一部分的香囊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特定阶层身份、地位的象征。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,上层社会使用的香囊逐渐"平民化",其功用也随之发生改变,"礼制"色彩逐渐消失,"民俗"色彩凸显,传情达意之功用被更广泛地接受。香囊的这一身份演变过程是缓慢却持续的,展现出中国物质文化发展史的独特一面。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19-2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41K]
    [下载次数:970 ] |[引用频次:6 ] |[阅读次数:129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简讯

  • 我国首家国际经方学院落户南京中医药大学

    <正>中医经方,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治病救人的智慧结晶。近年来,随着中医药经方在国际上影响力攀升,经方文化受到了广泛的青睐和世界瞩目。经过长期努力和筹备工作,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于2016年10月16日隆重成立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工程院院士、著名中医学家吴以岭教授受聘任国际经方学院名誉院长,江苏省名中医、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1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10K]
    [下载次数:57 ] |[引用频次:1 ] |[阅读次数:96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造访中国最早医史类博物馆

    <正>2016年11月22日,在沪出席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、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、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等一行六人,在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的陪同下,参观上海中医药博物馆。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章雄,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冯伟、副区长李国华,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、副校长何星海陪同参观。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3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73K]
    [下载次数:53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72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专题研究——老官山出土医学文献研究

  • 老官山汉墓医简中的色诊内容初探

    刘小梅;李继明;

    老官山汉墓医简中临床诊治内容十分丰富,已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疾病诊治体系,后世望诊内容可在其中找到源头。该汉墓医简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是"同色相乘"的望诊理论描述,但"同色相乘"的理论在后世医学文献中保留较少,给理解这一望诊方法的理论及实践带来许多困惑。本文在对老官山出土医简中望色内容的分析的基础上,结合后世医家的相关论述,力求弄清"同色相乘"所表达的含义,为理解"同色相乘"的内涵提供参考。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29-3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60K]
    [下载次数:601 ] |[引用频次:13 ] |[阅读次数:6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文化广角

  • 宋大仁《中国药史四杰图》题跋解析

    薛暖珠;

    宋大仁《中国药史四杰图》是一套融医史考古、书画艺术、诗词文艺于一体的经典画作。通过简要介绍该套医药书画的作者、创作时间、创作内容、艺术风格和流传情况等。结合对画上题跋文字的注解,重点介绍陶弘景、苏敬、唐慎微、李时珍四位伟大医药学家的事迹、著作、学术贡献和治学精神。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33-3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99K]
    [下载次数:100 ] |[引用频次:2 ] |[阅读次数:81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中医视野下的古代面相观

    荆丽娟;梁尚华;

    面相术,即相人术,与相地形、相宅墓、相六畜、相器物等同属于古代形法学。以《四库全书》中子部术数类相书《太清神鉴》《玉管照神局》《月波洞中记》《人伦大统赋》等面相资料为主,与中医学对比研究,从五行学说、神气形等基础理论方面论述了面相术与中医学的异同,探究面相术形成的理论根据和实用的合理性。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39-4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75K]
    [下载次数:307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92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钱学森中医现代化思想探析

    王磊;

    20世纪80年代初,钱学森先生相继提出系统科学、思维科学等科学思想体系,其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钱学森先生在构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过程中,特别是在从事和组织系统科学研究的过程中,表达了自己对中医的一系列看法。从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性及系统科学的建立、现代哲学科学语言的指导等几方面介绍钱学森的中医现代化思想,梳理钱学森的讲话与书信以及对中医独特的思想理论观点,阐述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道路并将引起科学革命的发展。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43-4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76K]
    [下载次数:453 ] |[引用频次:3 ] |[阅读次数:82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龙砂医家缪问注解《三因司天方》探析

    陆睿沁;陈冰俊;顾植山;陶国水;陆曙;

    《三因司天方》是清代龙砂医家缪问将同乡名医姜体乾所藏之宋版陈无择《三因方》加以书论而成。从缪问的注解出发,通过撄城自守与围魏救赵两则典故,联想分析治病过程中的组方、用药,解析《三因司天方》中治病思想与治军思想的相通之处有助于理解中医五运六气学说。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48-5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74K]
    [下载次数:1095 ] |[引用频次:14 ] |[阅读次数:96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医界春秋

  • 医文并茂 德泽后世——纪念著名中医学家、中医文献目录学家李茂如先生百年诞辰

    邱浩;

    李茂如先生是现代著名中医学家、中医文献目录学家,著有《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》《医籍叙录集》。李老是京城老药铺鹤年堂"茂"字辈传人,汪逢春主办"北京中药讲习所"的高材生,萧龙友弟子赵树屏入室弟子,为新中国山西省中医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。先生一生颠沛流离,不仅矢志医理、文献研究,还坚持方脉、针灸临证。先生殁后,手稿、札记、卡片、信件、处方、手绘图表、制作仪器、批点图书等学术资料悉数捐赠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,垂范后学,嘉惠杏林。值此百年冥诞,特志纪念。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51-5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315K]
    [下载次数:97 ] |[引用频次:2 ] |[阅读次数:8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说文解字

  • 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针刺词语考辨举隅

    袁开惠;张亭立;刘庆宇;

    《黄帝内经》有较多篇章论述针刺之理与法、针刺之道与术。因为去今已远、专业性强等原因,针刺篇章中很多词语较难理解。从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出发,对比《黄帝内经》与《太素》异文,综合考辨,认为"匀"为""之形误,意为目动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之"针耀而匀",当为"针耀而",也即《太素》之"针耀而眴"。"静意视义"之"义"为目标义。"是谓冥冥"之"冥冥"指代道。"见其乌乌,见其稷稷,从见其飞,不知其谁","乌乌""稷稷"杨上善注"凤凰之声",并非无据;说其为雌雄之声,却失准确。"从"为随从义,可译为"随之"。"谁"应为"雜",形近而讹。"见其乌乌,见其稷稷,从见其飞,不知其谁",意思是说听见凤鸣,随即看见凤形,而并未有其他杂象的干扰,即只现祥瑞之征象。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57-6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76K]
    [下载次数:185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8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总目录

中医药文化之旅

  • 陈李济中药博物馆

    晨明;高正国;

    <正>星级推荐:☆☆附属景点:岭南中医药文化体验馆文物保护:无级。药厂史迹展兼科普性。地理位置: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1688号陈李济药厂内。老铺旧址北京路194号,楼上开设陈李济门诊及岭南中医药文化体验馆。相关信息:广药白云山厂区另有神农草堂及王老吉凉茶博物馆,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在番禺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内,皆可免费观。景点简介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,南海商人陈体全与广州草药店主李昇佐因拾金不昧而结缘,合资创立药号陈李济,两人订约:利益均沾,同心济世。由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65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130K]
    [下载次数:188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8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
66届校友诗词贺校庆

  • “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”学员风采

    <正>李琦,男,医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博士后合作导师,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肿瘤科主任,师从上海市名中医范忠泽与凌昌全教授。从事肿瘤的医、教、研工作20余年。擅长中医、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,并对肿瘤的转移有深入研究。现担任中国中医药促进会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,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常务理事,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,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。先后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、上海市医学领

    2016年06期 v.11;No.67 2+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276K]
    [下载次数:26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5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
  • 下载本期数据

访问量:198175